您現在的位置: 深圳政協網首頁 > 媒體報道 >
住深全國政協委員金李: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要靠什么?
來源:中新財經發布時間:2023-03-17
“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。完善新型舉國體制,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,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?!闭ぷ鲌蟾嫒绱艘?。
如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?全國兩會期間,全國政協委員、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對中新網“中國新觀察”欄目表示,硬核科技的大面積創新是中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由之路。要做大做強科技創新人力資本市場,促使研究型大學更好服務創新創業,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。
做大做強
科技創新人力資本市場
“一些國家忌憚中國國力提升,對我國進行了科技、人才和供應鏈等方面的圍堵。我們要全力推進硬核科技創新,保障國家生存和發展空間,這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挑戰和機遇?!痹诮鹄羁磥?,硬核科技是先進生產力的關鍵,人是先進生產力最核心的要素。
金李表示,目前,我國科技創新的人力資本分散,尚未得到有效整合。探索硬核科技的創新創業企業往往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態,盡管有一腔熱血的創始團隊,但缺少各類人力資源供給,人才隊伍和梯隊不成體系。人力資本自由流動、循環、共享、共振的生態圈尚未形成,制約著科技創新的活力和動力。
金李認為,國家、企業、社會、個人要同向發力,不斷盤活存量,做大其增量,使我國科創人力資本市場的總體價值快速增長,實現人才鏈與創新鏈的正向循環。
如何打破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圈層單元,搭建一個大生態體系?他建議,打破圈層壁壘,建立開放式的人力資本大平臺,可以考慮推動有關大學發揮開放式學術平臺優勢,打造開放共享的創新創業人才資源庫和“朋友圈”。
“要疏通增量堵點,為人力資本增值搭建成長階梯?!?金李說,要打破身份流動限制,適應頻換工作、靈活就業、身兼數職等新業態。鼓勵社會各界為創新創業活動提供“顧問天團”和“智慧導師”服務。大力培育中層團隊,促使科技創新人力資源結構均衡化發展。
促使研究型大學
更好服務創新創業
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、戰略性支撐?!秉h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列為專章進行部署。
金李表示,研究型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如何促使科教資源全面對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、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,值得研究和深思。
金李指出,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,中小企業和初創團隊是創新創業的“活水”。但是廣大小企業、小團隊往往面臨人力、智力和技術等資源瓶頸,創新創業成功率較低。創新創業大發展,需要研究型大學助力。
在他看來,當前我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“四鏈”融合存在相互脫節現象,政產學研用融合的創新生態尚未形成。長期以來,高校和科研機構以“兩張紙”(即論文和專利)為導向,經費依賴政府,服務產業動力不足,未能與實體經濟有效銜接。
為此,金李建議,高校要發揮人才蓄水池、前沿性前瞻性、學科門類齊全、資源開放共享、國際交流平臺等優勢,促進各類創新資源充分流動、共享與增值。要盤活大學高端人才資源,圍繞科創需求開展教研活動,暢通學界-產業界-創投界資源流動。
營造有利于
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
“硬核科技創新,技術門檻高、資金需求大、投資周期長風險高,創業失敗是大概率事件?!苯鹄钪赋?,近年來,創業創新理念逐漸深入人心,但是鼓勵創新、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還遠未形成。
“十個創業九個死”,但這未必是創新創業的結局,而只是漫長創業征程中的一步。金李表示,只有敢為人先、百折不撓、屢戰屢敗、屢敗屢戰的人和團隊,方能銳變成偉大的企業家,創造巨大的社會財富,推動科技事業進步。
“失敗者未必不是人才,只是時機未到、條件未成熟。但在現實中,這些失敗者往往價值沉默?!苯鹄钫J為,要為失敗者提供再創業的資源,知識界要充分吸收失敗案例的價值,通過輿論引導,營造崇尚科技、擁抱科創、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。
金李建議,政府和社會要因勢利導,降低創業失敗成本,更要讓失敗者受到尊重,促使有抱負的勇者一往無前地推進科技創新,形成“天下英才聚神州、萬類霜天競自由”的創新局面。
編輯:石靜文